我所喜歡的調飲,像水彩畫。基底,和想要搭配的材料,要彼此暈染接近,中間最好鋪陳能夠連接的漸層色彩,那麼,滋味就會像一道相連的階梯,一段一段一層一層連接而打開,引出一條漂亮的弧線。
陽光轉烈的日子,茶道具也一件一件的,從陶器,轉為瓷器,又從瓷器,轉為了輕薄的玻璃器皿。
啊,不,最近的情況是,一只一只小巧品飲熱茶的白瓷小杯,慢慢被我換成了,廣口寬闊的大玻璃杯。小口啜飲的熱茶,漸漸退場;大杯,冰冰涼涼享用的烏龍茶,實在是讓人無法拒絕。
要享用冰茶的話,把烏龍茶和薄荷放在一起,蜜柑和紅茶同時奉上,是「一日茶事」的好點子。
我原本不怎麼熱衷,抱著「都在手邊了,不然喝喝看好了」的心情,沖開薄荷烏龍。哇嗚,香耶~薄荷的清爽香氣,比想像中存在感更高的瀰漫開來。口中嚐得到的薄荷沁涼,也比想像中舒爽。和新鮮薄荷帶著青草氣味,和鮮涼帶衝的滋味比起來,曬好的薄荷涼涼,但淡泊許多,氣味溫溫和和的來,再颯爽的帶著暑氣一起消散。烏龍茶的香氣包覆著它,再一起在喉頭留下甘甜。好像有甘草一般的滋味,回甜有餘。
原來烏龍茶和薄荷在一起,是這樣友好的滋味。
不行,一打開了烏龍茶與它的好朋友,一起出現的開關,我禁不住想像起,還有好多相輔相成的滋味,一同喝起來,應該會很有趣吧?
腦中浮現的,是草本氣味清爽的琴酒,和許多新鮮香草。近來有許多花果香氣豐富的琴酒,取代了原本杜松子味濃重的本格派琴酒,似乎和綠茶、烏龍茶非常搭調。
沒想到實際動手調在一起,一嚐,哎呀,英式傳統富含杜松子韻味,口感比較帶勁的琴酒,勾出了薄荷烏龍底子裡面,那種陽光曬過乾爽有韻味的滋味;原來比鮮綠、輕飄、纖細的花果調琴酒,更讓我喜歡一點點。
原本想要搭配在一起的紫蘇、檸檬,就先收起來。換上了酸桔、和奧勒岡。
我所喜歡的調飲,像水彩畫。基底,和想要搭配的材料,要彼此暈染接近,中間最好鋪陳能夠連接的漸層色彩,那麼,滋味就會像一道相連的階梯,一段一段一層一層連接而打開,引出一條漂亮的弧線。
英式琴酒和薄荷烏龍之間,暈染的漸層層次裡,原本想放的紫蘇、檸檬,滋味太青翠、輕飄。同樣有明亮酸香風味,卻多帶一點深橘色甘甜滋味的酸橘,和偏棕色調的曬過薄荷、烏龍茶,較為搭調,就比年輕稍嫌尖銳的檸檬,要適合一點。調子再沉一點,帶著蓊鬱森林感的奧勒岡,也比紫蘇合適。
於是就這樣,在廣口玻璃杯裡放入家用的大冰塊,20 c.c.的酸桔汁先注入,再來是45c.c.冰鎮過的琴酒,看起來像「Gin & Lime」的調法,但最後用雙倍濃厚沖泡好冰鎮過的薄荷烏龍,代替蘇打水注滿杯子,最後用一茶匙的糖漿(也可以不加)放入攪拌。
茶和薄荷的滋味融在琴酒裡,涼感變得不那麼銳利,但那舒舒服服而鎮定的消暑感,已在酸香溫和的滋味裡。幾片奧勒岡葉在手掌心中拍過,再妝點在杯中,希望這樣的香氣,有帶你在森林中渡夏的涼爽。